结合自身经验与总结

这篇稿子我拖了一年了,最近高考结束希望给想报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一些我的看法…

中国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无论你是专科、本科或是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目前(2025/7/2)都难免遇到一些在毕业后找工作困难的境地,当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时候甚至会产生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转行做摆摊算卦的先生,当然上面那句话是开玩笑。然而,这样的玩笑如果在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支持以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努力下终究会变成现实,而且有些地方已经变成了现实,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写一点东西来帮助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突出重围,分层次分水平的介绍心理学的一些就业创业前景,以我从事心理学行业多年的经验给后来的心理学专业就业给个自己认知里的方向,也为将来中国心理学专业就业方向发展做个预测,如果后来国家意志以及社会环境造就出一些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就业渠道,别忘了来踢我一下^^^^^_^

心理学能干什么?

从尽快变现的角度看,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最适合去做的就是心理咨询,无论你是独立执业也好,还是你挂靠公司或是企业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同学说,目前心理咨询师证书已经被国家取消(2018),怎么样才能独立执业或让公司认可你的水平呢?其实这是中国的国情,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咨询行业依旧有一个含金量不低的证书,那就是“心理治疗师证书”这个证书是国家卫生部和人力资源保障局联合下发的,能够充分表明你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能力。但现实是,这类证书一定是在医院工作满一年的人员才能考的职称类证书,而心理学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中总是出现在师范类的院校,并且这类院校在心理学领域都有不俗的科研和成果展示,而这类学院毕业的学生却无法进入医院工作,因此考取这类证书似乎成了死循环:进入医疗系统需要心理治疗证书,而要想取得这个证书却一定要在医院工作一段时间。因此,这类证书往往落入了医院的精神科大夫或医疗辅助人员,用来让医院新设科室或让部分护士转行,而心理治疗与精神类的治疗不完全匹配,低学历人员又难以胜任此类工作。所以这不但导致了医院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水平无法达到要求,而且也限制了真正有能力做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人员入行,这是导致中国心理咨询或治疗领域产生空白,滋生出了各种泥沙俱下的心理咨询机构,而这些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如果仅吸收有心理咨询师证书或心理治疗师证书的人群,就会导致咨询师年龄偏大,部分问题无法解决,而顶着治疗师的证书去做心理咨询亦会发生同医院的情况一致的现象,所以这不但影响了心理咨询的品质也导致了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不信任和猜忌,所以,心理学毕业的学生最好不要去做心理咨询

…吗?

许多时候,当我们无法通过一张纸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时,其学习到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就真正成为了个人的财富,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说大学文凭成为了一张废纸,文凭都可以用来卖,并且那些真正在学校混了几年的学生拿到文凭后啥也不懂,则开始质疑大学教育和准出方式。似乎大学生一出学校就啥也不是,许多用人单位就会以这样的刻板印象来克扣或降低应届毕业生的工资,这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因为你是心理学专业的而不一样。所以对于刚刚出社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还是要多去各个方面尝试尝试,哪怕刚毕业那一两年赚不到什么钱,也要尽力去做,了解这个行业到底怎么运转的,这才是最好的选择,许多人可能因为家庭或个人原因想要一出来就能挣很多钱,那无论是在心理学还是在其他专业这都是无法实现的,尤其在当前经济情况不好的情况下,尤其是心理学这种需要长期学习的专业发展路径,许多时候更需要你学习心理学以外的内容。

心理学 + 任何行业 = “王炸”

为什么中国手游能够赚的盆满钵满,有些时候就是利用心理学的一些知识,从而让你越来越想氪金,为什么很多互联网销售简单利用人们的焦虑情绪就能卖出很多产品,即使这些产品你可能根本不需要?社会中处处体现着心理学,只要你能用发现的眼睛,就能敏锐的捕捉到一些心理学的影子,所以这里介绍一种心理学的就业渠道:那就是教学,无论是你通过考公考编进入学校当心理老师,或是在企业中通过自我学习成为一名有关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或是改善员工心理健康状态的讲师都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这个行业,有很多头部企业已经在推行企业EAP项目,希望通过活动、讲座等提高员工的心理弹性和工作效率,让企业发展的更好。这些好的项目或好的服务公司必定是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毕竟最近几年劳资关系的不正常以及劳资纠纷必然会有各个方面的需求,这些工作中有些内容可能涉及到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团体辅导,这样就可以积累一些咨询或测评方面的能力。让心理学能够可视化就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科学,本科阶段学习的心理测评、心理统计学等偏向理科的科目在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另一种就业渠道就是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真正让用户能够成为“斯金纳的老鼠”这些机构会需要用户分析方面的人才,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所以在上学时要多多关注eprime、SPSS和matlab等编程相关的知识,即使这些更偏向计算机科学,但只有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才能更好的操作。

心理学 ≠ 心理咨询

心理学能够研究的地方多种多样,就拿我来说,我学历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本科,即使我们班那年毕业就就业的人,平常不怎么上课,学习作业都需要别人帮助的人出来后都进入公检法队伍(自己考的公务员,当时考公还不热门)所以心理学就业的方向多种多样,并不只是成为心理咨询师那一种,而且由于近年来以张雪峰为代表的各种专业选择指导,将心理学这个专业“判了死刑”似乎毕业就失业,想做心理咨询师又要长期的培训,什么寒门学子不要报,导致这个专业的人员减少,而一些需要这些专业人士做的工作无论是编制或公务员或是私企等都大量缺人,而且国家对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重视,几乎都是每个阶段都有发文,最近的是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可见国家对儿童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学的重视程度,所以只有将心理学不完全等同于心理咨询这个框架,就能为心理学专业这篇红海添砖加瓦,也希望今年报考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有好的出路,未来是你们的!!!!